简介: 类 别:紫花苜蓿 品种名称:国产苜蓿 产 地:中国 规 格:1kg\25.0kg/件 质量标准:一级
类 别:紫花苜蓿 品种名称:国产苜蓿 产 地:中国 规 格:1kg\25.0kg/件 质量标准:一级
苜蓿以“牧草之王”著称,不仅产草量高,而且草质优良,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,粗蛋白质,维生素和无机盐含量丰富、蛋白质中氨基酸比较齐全,动物必须的氨基酸含量高等。干物质中粗蛋白质含量为15-25%,相当于豆饼的一半,比玉米高1-1.5倍,赖氨酸含量达1.06-1.38%,比玉米高4-5倍。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1979年采样分析,开花期鲜干物质中粗蛋白质18.6%,粗脂肪2.4%,粗纤维35.7%,无氮浸出物34.4%,粗灰分8.9%,其中钙1.09%,磷0.37%。苜蓿适口性好,各种畜禽均喜采食。幼嫩的苜蓿饲喂猪、禽、兔和草食性鱼类良好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补充饲料,鲜草或青贮饲喂奶牛可增加产奶量。无论是青饲、青贮或晒干草都是优质饲草。利用苜蓿调制干草粉,制成颗粒饲料或配制畜、禽、兔、鱼的全价配合饲料均有很高利用价值,可直接放牧。 苜蓿在我国栽培已有2000年的历史,广泛分布于西北、华北、东北地区、江淮地区喜温暖半干旱气候,日均温度15-20℃最适生长。华北地区最佳季节4-7月份,高温高湿对苜蓿生长不利,抗寒性强,能耐-20--30℃的低温。由于根系入土深,能充分吸收土壤深层的水分故抗旱能力强,对土壤要求不严格,沙土、粘土均可生长。但以深厚疏松,富含钙质的土壤最为适宜。一年四季均可播种,在春季墒情好,风沙危害少地区可春播,春季干旱晚霜较迟、风沙多地区可在雨季夏播。在华北地区每年刈割4次。一般亩产草6000-8000千克,高者可达10000千克以上。
【栽培技术】
(一)土壤耕作与施肥 紫花苜蓿种子细小,幼芽细弱,顶土力差,整地必须精细,要求地面平整,土块细碎,无杂草,墒情好。紫花苜蓿根系发达,入土深,对播种地要深翻,才能使根部充分发育。紫花苜蓿生长年限长,年刈割利用次数多,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亦多。据报道,紫花苜蓿每亩每年吸收的养分,氮为13.3千克,磷4.3千克,钾16.7千克。氮和磷比小麦多1~2倍,钾多3倍。用作播种紫花苜蓿的土地,要于上年前作收获后,即进行浅耕灭茬,再深翻,冬春季节作好耙耱、镇压蓄水保墒工作。水浇地要灌足冬水,播种前,再行浅耕或耙耘整地,结合深翻或播种前浅耕,每亩施有机肥1500~2500千克,过磷酸钙20~30千克为底肥。对土壤肥力低下的,播种时再施入硝酸铵等速效氮肥,促进幼苗生长。每次刈割后要进行追肥,每亩需过磷酸钙10~20千克或磷二氨4~6千克。
(二)播种 1.种子。播种前要晒种2~3天,以打破休眠,提高发芽率和幼苗整齐度。种子田要播种国家或省级牧草种子标准规定的I级种子;用草地播种Ⅰ、Ⅱ、Ⅲ级种子均可。 2.接种。在从未种过苜蓿的土地播种时,要接种苜蓿根瘤菌,每千克种子用5克菌剂,制成菌液洒在种子上,充分搅拌,随拌随播。无菌剂时,用老苜蓿地土壤与种子混合,比例最少为1:1。 3.播种量。种子田每公顷3.75~7.5 千克,用草地每公顷11.25~15千克,干旱地、山坡地或高寒地区,播种量提高20~50%。 4.播种期。因甘肃各地气候不同,可分为三种情况:春播。春季土地解冻后,与春播作物同时播种,春播苜蓿当年发育好产量高,种子田宜春播。夏播。干旱地区春季干旱,土壤墒情差时,可在夏季雨后抢墒播种。秋播。在我国北方地区,秋播不能迟于8月中旬,否则会降低幼苗越冬率。 5.播种深度。视土壤墒情和质地而定,土干宜深,土湿则浅,较壤土宜深,重粘土则浅,一般1~2.5厘米。 6.播种方法。紫花苜蓿常用播种方法有条播、撒播和穴播三种;播种方式有单播,混播和保护播种(覆盖播种)三种。可据据具体情况选用。种子田要单播,穴播或宽行条播,行距50厘米,穴距50×70厘米或50×50厘米或50×60厘米,每穴留苗1~2株。收草地可条播也可撒播,可单播也可混播或保护播种。条播行距30厘米。撒播时要先浅耕后撒种,再耙耱。混播的可撒播也可条播,可同行条播,也可间行条播,保护播种的,要先条播或撒播保护作物,后撒播苜蓿种子,再耙耱。灌区和水肥条件好的地区可采用保护播种,保护作物有麦类,油菜或割制青干草的燕麦、草高粱、草谷子等,但要尽可能早的收获保护作物。在干旱地区进行保护播种时,不仅当年苜蓿产量不高,甚至影响到第二年的收获量,最好实行春季单播。混播,紫花苜蓿生长快,分蘖多,枝叶盛,产量高,再生性强,刈割次数多,混播中其他牧草难于相配合,故以单播为宜。但若要提高牧草营养价值、适口性和越冬率,也可采用混播。适宜混播的牧草有:鸡脚草、猫尾草、多年生黑麦草、鹅冠草、无芒雀麦等。混播比例,苜蓿占40%~50%为宜。(三)田间管理 1.播种后,出苗前,如遇雨土壤板结,要及时除板结层,以利出苗。 2.苗期生长十分缓慢,易受杂草危害,要中耕除草1~2次。 3.播种当年,在生长季结束前,刈割利用一次,植株高度达不到利用程度时,要留苗过冬,冬季严禁放牧。 4.二龄以上的苜蓿地,每年春季萌生前,清理田间留茬,并进行耕地保摘,秋季最后一次刈割和收种后,要松土追肥。每次刈割后也要耙地追肥,灌区结合灌水追肥,入冬时要灌足冬水。 5.紫花苜蓿刈割留茬高度3~5厘米,但干旱和寒冷地区秋季最后一次刈割留茬高度应为7~8厘米,以保持根部养分和利于冬季积雪,对越冬和春季萌生有良好的作用。 6. 秋季最后一次刈割应在生长季结束前20~30天结束,过迟不利于植株根部和根茎部营养物质积累。 7. 种子田在开花期要借助人工授粉或利用蜜蜂授粉,以提高结实率。 8.紫花苜蓿病虫害较多,常见病虫害有霜霉病、锈病、褐班病等,可用波尔多液,石流合剂,托布津等防治。虫害有蚜虫,浮尘子,盲蝽象,金龟子等。可用乐果,敌百虫等药防治。但以一经发现病虫害露头,即行刈割喂畜为宜。